
朗读
在罗店镇鹿田村,危旧房改造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村民建设美丽家园的愿景随着一片片砖瓦的铺设正慢慢实现;在赤松镇上汪村,樱桃成为“致富果”,农旅结合、产业革新,带领村民走向更美好的未来;在鹿女湖畔,络绎不绝的游客为金华山“新十景”带来火热人气,双龙风景旅游区正加大力度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一个个村庄展现新风貌,各类传统产业迎来新发展,多个秀美景点实现新开发……可以看见,金华山正努力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不断探索、奋力前行。
致力全域风貌提升 喜看乡村新变化
挖机作响、锤声叮当……连日来,位于鹿女湖畔的鹿田村一派繁忙景象,该村正进行危旧房改造翻新,一栋栋白墙黑瓦的新房样貌初显。“近年来,鹿田村紧跟双龙风景旅游区发展,村容村貌提档升级,村庄越来越美。”鹿田村村支书陈彤说。
鹿田村位于金华双龙风景旅游区核心区域,海拔900米,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村中有黄大仙祖宫、鹿田书院等人文景观。这座山中小村依托旅游资源,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2020年,我国首个徐霞客文化村于鹿田村启动创建,这又是一次难得的转型升级机遇。
年过古稀的鹿田村老村支书胡海涛见证了鹿田村几十年间的发展。“多年以前,鹿田村是不折不扣的‘山里人家’,村民都在山上开荒扩种,有一段时间还开山取石烧石灰,村里的环境遭到破坏,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却上不去。”胡海涛说。后来,村子发展思路转变,开始围绕旅游产业做文章,村民们办起农家乐、民宿,村庄经济发展走上正轨。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了鹿田村丰富的高山蔬菜资源,这里盛产马兰头、水芹菜、蕨菜、苦叶菜等野菜。1997年,卸任村支书的胡海涛办起鹿田村首家农家乐“近仙居”,以高山蔬菜、土鸡土鸭等地道农家菜为特色菜,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时恰逢黄大仙祖宫开业,前来观光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农家乐的生意也非常红火。”第一家农家乐取得良好的收益,村民纷纷效仿,如今,村子里已有23家民宿、农家乐。随着鹿田村的不断改造翻新,未来村里的民宿、农家乐数量有望达到50家。“如今的鹿田村,山更青、水更绿,环境更优美,村民更富裕。”胡海涛说。
“原来我家房子破破烂烂,是政府出资改造提升,建起围墙,房前屋后栽种海棠花、鸡冠花,二楼阳台外墙上还特意做了一个花架,一下子就变得漂漂亮亮。”罗店镇西旺村村民胡姣凤也是金华山旅游经济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受益者。自2016年以来,西旺村部分沿路农房进行外立面和庭院美化,在改造提升工程中,沿路一幢幢老旧的农房变成点缀金华山的一处处美景。不光是鹿田村、西旺村,沿着北山蜿蜒山路前行,一个又一个风景秀美、环境宜人的小村庄出现在视野中。一张“景区全域化、全域景区化”的蓝图正被绘就在金华山的秀美山水之间。
为缩小区域内发展差距,形成合理分配格局,近年来,金华山开展包括景区农房风貌提升、环境景观提升在内的全域风貌提升工程。景区农房风貌提升范围包括景区村庄、景区线路及景区范围内宾馆、民宿等,以墙绘、小品、雕塑等多样化载体,形成以点串线、以线拓面的一步一景全域风貌提升效果。
助推农旅融合发展 构建区域新业态
6月21日,远方·双龙宾馆开始对外营业。这间宾馆由原双龙招待所改建而成,已有60余年历史。步上古朴的木质楼梯,走进客房,能感受到古朴装饰与现代品质的交融。
8月14日,悠悠鹿鸣·美程里酒店正式开业。湖景套间、美墅套房……11幢坐落在山林间的房屋,近100间精致客房,为游客提供舒适悠闲的居住环境。
近年来,金华山民宿产业快速发展,双龙风景旅游区充分利用优质的自然生态资源及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优势,推进闲置物业改造再利用,最大限度盘活闲置资源,走出了一条具有金华山特色的民宿发展之路。民宿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发展氛围日益浓厚,一批精品酒店、特色民宿的崛起,提高了金华山旅游综合承载能力,使其向度假休闲旅游全面转型。目前,双龙风景旅游区共有各类度假宾馆酒店、民宿经营户百余家,接待床位近3000张。
洞前村是金华山区域内典型的景区村,早在20多年前,该村村民薛伟芳就开起了弘晔饭店。刚开始她只做餐饮,后来渐渐开始接待游客住宿。10年前,薛伟芳改建自建房,从设计之初就按照民宿经营的要求一步到位,房间有独立卫生间,一楼还有开阔的餐厅和娱乐室。2015年,金华山旅游经济区成立后,金华山迎来飞速发展,也开启了民宿发展的黄金时期。每年暑期都是洞前村民宿经营旺季,客房供不应求,户均收入能达到10多万元。洞前村现有民宿农家乐23家,床位360余张。
民宿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富了村民的钱袋子,也丰富了区域内的旅游业态,完善了游客的游玩体验。“随着一间间民宿建成,金华山旅游不再是当天来、当天走的一日游,游客可以选择在金华山小住几日,更深入地游览各个景点。”金华山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实现共同富裕,传统产业结构亟须转型升级,以促进建立现代产业体系。除民宿产业外,金华山还以旅促农,先后举办樱桃节、佛手节、枇杷节,农业产业在旅游资源带动下有了新的发展方向,景村共建美起来、富起来。
5月19日,罗店镇第四届枇杷节在该镇山下曹村开幕。近年来,该村以举办枇杷节为契机,逐渐形成“枇杷+苗木+旅游+农家乐”的农旅一条龙产业。一颗小小的枇杷,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和农业产业的共同发展,起到“节会搭合,经济唱戏”的效果。
在山下曹村6公里开外的赤松镇上汪村,全村家家户户都种植樱桃,这里已连续多年举办樱桃节,成为远近闻名的“樱桃村”。“过去为了推销樱桃,村民还要提篮上街卖,自从办起樱桃节,各地游客都赶来了。”该村村支书汪增海说,樱桃节为村庄打响了名号。
从一间旧招待所,到如今的双龙宾馆;从一颗普普通通的樱桃,到连接“农业+旅游”的“致富果”……这背后,是金华山区域内的干部群众开启头脑风暴,不断拓展新思路、尝试新业态,在产业新发展的道路上步履不停,将实现共同富裕的愿景逐步拉近。
抓好景观开发提档 呈现景区新亮点
曾经,游客们提及金华山,脑海中想到的是“浙中凉都”“避暑好去处”。炎炎夏日,游客纷至沓来,但10月份之后,游客就渐渐稀少,淡旺季非常明显。如何打破季节壁垒,丰富旅游业态,挖掘内在潜力,是金华山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金华双龙风景旅游区管委会致力于发展生态旅游业,打造全域旅游,加快谋划一批四季游产品。相继推出鹿女湖、双龙溪峡谷、莲花观景台等“新十景”以及365天“春赏花、夏避暑、秋赏枫、冬观雪”的特色品牌,深度打造冷泉、滑雪、红枫等旅游体验类产品。如今的双龙风景旅游区,已逐渐演变成“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全季旅游地。
在完善旅游配套的基础上,金华山聚力抓好景观提档工作。鹿女湖按饮用水标准保护水库水质,维持湿地、茶山等区块生态平衡,修复岩石沙滩,周边复绿4.5万平方米,形成金华“小洱海”景观。总长4.4公里的花海仙路项目,打通黄大仙祖宫与赤松宫之间交通游线。此外,金华山还通过建设梯田花海和观景平台,形成6处景观节点,将成为“观山、观水、观城”的最美风景线。
悠悠鹿鸣·美程里酒店开业当日,义乌市民何晓明带着全家驱车前来入住,吸引他的除了酒店清幽的环境,还有周边的一些新景观。“以前提起金华双龙风景旅游区,脑子里想到的只是双龙洞、黄大仙祖宫,现在这里开发了不少新景点,特意过来看一看。”何晓明说,酒店就在鹿女湖畔,入住期间自己可以和家人一起好好游览一番。
新景观开发完成,宣传推介工作也不断跟上脚步。今年6月,金华双龙风景旅游区前往上海举行文旅推介会,对旅游区的景点、民宿、农家乐等进行全方位展示和推介。在旅游线路方面,相关部门精心打造金华山红色经典研学游、探秘自然休闲游、非遗体验文化游三类精品旅游线路,彰显金华山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的同时,也为长三角区域的旅客送上丰富的选择。9月,我市文旅部门再次将双龙风景旅游区推介至温州市,主推“一山一城一水”套票、大团专列大巴和住宿奖励政策,汇集精品资源推广1~2日游市场,为浙南游客送上秋季游“大礼包”。
新景观开发初见成效,招商引资热潮涌动,如今的金华山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在争创5A级旅游景区的同时,也致力于早日建成国际化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金华“城市会客厅”、振兴市区旅游龙头。未来的金华山,不仅要让天南地北的游客看到日新月异的变化,也要让村民和投资者享受更多发展红利,在共同富裕的大势所趋下,各方携手,共赴崭新时代。